重庆装饰公司了解到慈云寺—米市街—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是主城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街区,约两公里长的道路上,散布着20多个国家级、市级和区级文物点和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是重庆工商业贸易的摇篮,拥有中国版的好莱坞,是抗战时期许多国家使领馆的所在地……
随着岁月流逝,曾经繁华的老街已然沧桑。为让它们恢复活力,南岸区政府日前表示,今年将全面启动慈云寺—米市街—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一期工程建设,力争明年10月初现成效。
7月5日,位于南岸区南滨路的米市街,一期修复工程已完工。
7月7日,位于南岸区慈云寺街区内的黄锡滋别墅。
7月7日,位于南岸区南滨路龙门浩街区的美国使馆酒吧旧址。
7月5日,位于南岸区南滨路的慈云寺正在修复。
“我们希望通过历史文化街区的打造,展现重庆自1891年开埠以来至抗战时期的城市风貌。”南滨路管委会副主任徐胜表示。
3条老街157栋建筑,每栋都有故事
沿南滨路的慈云寺从下往上走,经过米市街到龙门浩,整个历史文化街区大约1.8公里。在这不到两公里的道路上,坐落着157栋近现代建筑。随便走进其中的任何一栋,都能拾到一段故事。
峡江开埠史记载:1890年3月,中英《烟台条约续增专条》签订,重庆作为通商口岸对外开放。重庆开埠后,南岸成为西方列强开设机构的首选之地。英、法、日、美、德等国,在南岸境内设海关、建码头、修仓库、开洋行……仅南滨路一线,不仅有法国水师兵营、王家沱日租界,更有洋行27家。
位于龙门浩下浩的立德乐洋行,主要经营四川土特产和外国舶来品,其主人英国人立德乐,是大名鼎鼎的川江航线开辟者。
1898年2月,58岁的立德乐自任船长,驾驶7吨重的木制小轮船“利川号”从宜昌出发,穿越三峡,经过20多天的艰苦航行后抵达朝天门码头,成为驾驶现代化轮船航行川江的第一人。在川江航线开辟后,包括国外商船与炮舰在内的机动船接踵而至,各种洋行相继出现,重庆近代化历程开始。
“洋行侵入重庆,欧美数百年铸就的工业文明一下展现在重庆人面前。”市政协文史研究家杨耀健说,洋商们带走山货土产,带来闹钟、洋伞、香烟、颜料等商品,带来商战、工厂、计件工资制、退休金、陪储金等闻所未闻的词汇。重庆,经历3000多年来第一次对外开放,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
同样是下浩,传教士、慈善家、医生马嘉礼1921年在此创办万国医院,这是重庆最早的西医医院之一,有病床30张,抗战时救助了大量难民。
1927年,重庆大资本家黄锡滋在慈云寺街区通过与法商“假合资”的方式成立了聚福洋行,每年向法方缴付一定费用,就可在货船上悬挂法国国旗,但法国人并不参加经营管理,不问盈亏。这桩“合作”不仅使他避开了军阀官匪的压榨宰割,也抵制了同行业的吞并,成为有史料记载的全国最早的假合资。
慈云寺—米市街—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不仅在开埠时期繁华一时,也是抗战风云的见证者。
1939年,武昌中华大学在米市街筹建临时校舍。时任武昌中华大学校长的陈时邀请郭沫若、邹韬奋、陶行知、冯玉祥、邵力子、范长江、李公朴等学者、名流到大学演讲。此后,为配合盟军对日作战,军事委员会外事局会同教育部在1944年、1945年两次向重庆各大学招收翻译人员,中华大学不少师生应征入伍,奔赴抗日前线从事翻译工作。
建于唐代的慈云寺,是迄今为止全国惟一僧尼合庙的佛教寺院。因为寺庙左侧有石刻青狮,与长江对岸的白象街遥遥相望,素有“青狮白象锁大江”之说。这个知名寺庙在1940年重庆“大轰炸”发生时,还成立了“慈云寺僧侣救护队”,有70多位僧侣参加。
1938年,有中国版好莱坞之称的“中央电影摄影场”迁至慈云寺黄家巷,培养了史东山、蔡楚生、白杨、金山等一批艺术家,拍摄了《中华儿女》、《长空万里》和《青年中国》等影片。被誉为中国“凯瑟琳·赫本”的白杨所居住的别墅就坐落于黄家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