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装修公司了解到,莲花保寨海拔750米。登上300多步阶梯远望,缭绕云雾尽收眼底。
厨房设备齐全
重庆装修公司了解到,两个月前,60岁的刘定凡和工友来到此处清理栈道两边淤泥,锄头挖下去,越来越不对劲。“挖到硬东西了,我再挖,居然是灶门石。”刘定凡说,他们赶紧向綦江区国土房管局报告。
綦江区国土房管局副局长王丰平说,得到消息后,立即邀请重庆市208地质队地质遗迹保护研究院代辉博士。在专家指导下,工人们耗时1周多,挖出了保存完整的石岩舂米器、放置杂物的石板和石墩、两个梯形结构的水缸和一个圆水缸、引水并挡风雨的石板雨棚等器具。
随着挖掘深入,眼前的场景令人吃惊——看似与山相连的岩壁里,隐藏着约100多㎡的超大厨房。
大约建在晚清
跨上石梯,第一道寨门上方条石正中镌刻着“莲花保寨”4个大字,落款为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吉旦。
綦江区文管所所长周玲表示,莲花保寨第4间寨室石壁上有百余字石刻:“綦祥乙解元字应叔,修此避地所费伍拾万钱,时皇宋保佑四年,丙辰岁仲冬四日。”石刻记载,莲花保寨历史可上溯到南宋保佑四年(1256年)。
厨房也建于南宋末年?周玲认为,还没进入精细考证阶段,仅从器具形制判断,厨房大约建于清朝晚期。
“即使放在当下,也不太可能修建如此规模厨房。”周玲推断,元朝末年战乱频频,綦江城备受摧残,像莲花保寨这样踞险而建的山寨,自然成为躲藏偷生好地方。
綦江县志记载,清代流寇四起,莲花保寨易守难攻,成为百姓避难所。由此推断,此处厨房,应是当时一步步拓展修建的。
豪门大户住跃层
第九道寨门前,门槛陡然变高到60公分左右。进入寨门抬头一望,岩石高约5米处有多处人工开凿的窟窿痕迹。“岩壁凿孔,这里曾经是住房。”周玲指着岩壁下一处20多㎡区域说,“上月前,我们的探索痕迹止于此,再往深处就是厨房。可见,这个区域是客厅兼饭厅。”
“高门槛证明这个寨门不是一般人能进来的。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九五之尊、贵不可言之意。根据这些结构,按现代人的话来说,居处私密性极好,主人住在跃层,客厅加厨房近100㎡。”周玲说,对比其他寨门结构和布局,印证此处居住的人最为富贵。
王丰平介绍,目前已发掘莲花保寨从第一道寨门到第九道寨门内厨房共340米,其他寨室也能找到生火做饭痕迹。
重庆装修公司了解到,周玲认为,这一点更能对比出第九道寨门主人身份。“綦祥乙是当时富甲一方望族,花伍拾万钱买下这里,即使避难,也是綦祥乙家族亲友。只有富豪才有能力请工人开凿挖石,修建出这样的超大厨房。”周玲说。
365天不断饮水
厨房供多少人饮食?文管所请到现场的建筑工程师杜小平认为,超大厨房从门口到底端呈S形状,最宽8米左右,纵深15米左右,建筑工艺水平不差,能提供一个家族饮食所需。
“山中吃水是大问题,但古人很聪明。厨房水缸3个,呈梯形,上面是岩石制作的雨棚,大概8米长,遮风挡雨同时引流山泉水。梯形水缸旁有引水道,不至于水漫淹没厨房。梯形水缸最深不到1米,是为了在丰水期吃到活水。”杜小平指着另一处圆形水缸说,“遇到干旱,梯形水缸不满,可以爬到岩壁边圆形水缸外洞中取存水,保证饮水不断。”
“从建寨到近代,应该都曾有人居住。”王丰平说,1957年至1958年当地修建莲花水库,不少工人就住在莲花保寨。此前,莲花保寨可能因为年代久远而废弃,或是厨房被泥土掩埋。
地质公园再添亮点
莲花保寨位于綦江区三角镇老瀛山半山腰悬崖峭壁,共有9道寨门,因为存在很多类似莲花状的凹坑和印痕而得名。经鉴定,这些莲花状痕迹是恐龙足迹。目前,莲花保寨是綦江区地质公园一部分,正在开发建设中。
重庆市208地质队地质遗迹保护研究院代辉博士介绍,这里的岩石属于砂岩,从地质结构和古生物足迹看,追溯到1亿年前是一片河滩。“古人在恐龙足迹上建造居住场所并长期居住,是全世界独有的。”
綦江区国土房管局副局长王丰平表示,莲花保寨国际声誉越来越高,经常有外国科考人员和游客慕名来此。
重庆装修公司了解到,“厨房的发现反映当时古人生活状况,正在进一步考证中。”王丰平说,新发现的超大厨房为地质公园增添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