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重庆装修网了解,日前,在大部分市民享受着安全可靠供电的同时,我市还有部分居民小区,由于配电设施长期无人管理,线路设备老化,用电故障频发。9月16日,记者对市发改委副主任詹成志、国家电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总经理孟庆强进行了专访。
1424个小区遭“弃管”
“电力设施无人管理小区,又叫做弃管小区,其问题主要体现在由于产权不归供电企业所有,配电设施缺乏日常维护,同时不能更新换代。”孟庆强介绍,一般来讲,小区内的电力设施使用超过20年,就会老化得较为严重,从而导致各种用电故障。
目前全市已初步清理出弃管小区1424个,涉及30.33万户近百万城市居民。这些弃管小区出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孟庆强表示,“一是住房市场化。90年代实行福利分房制度,这些房屋的配电设施,基本上都是由各单位自行管理和维护,而随着住房市场化,许多单位的住宅楼,已不再由本单位职工居住,因此单位也不再对其进行管理。也有一些企业单位由于破产等原因弃管。”
弃管小区出现的第二个原因,是开发商弃管。我市部分小区的开发商,在出售完房屋后,既未及时成立或聘用物业公司,也未与各供电单位办理配电设施资产无偿移交手续,一走了之,其小区的配电设施也无人管理。
“三是产权归属不清。”孟庆强指出,部分楼房是由多家主体联合建设的,当配电设施建成后,这些联建主体未将设施移交给供电企业,彼此间也没有明确配电设施的权属,于是形成了事实上的“无人管”。
孟庆强强调,由于弃管小区的电力设施资产,并不属于国家电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其设施维护和抢修,也不在市电力公司的职责范围,但“为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也出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公司主动承担了弃管小区在迎峰度夏期间的维护工作。”
改造不收取任何费用
按照市委、市政府做好22项民生实事的要求,我市弃管小区电力设施改造,由市发改委牵头,会同市电力公司和各区县政府实施。市发改委副主任詹成志介绍,弃管小区电力设施改造试点工程,已在渝中区大坪街道电视塔村13号居民小区正式启动。
“弃管小区电力设施的改造,存在涉及群众数量多、安全隐患点多、改造资金投入多、产权主体不明、维护难等问题。开展试点,能够为摸索全市弃管小区电力设施改造模式,提供重要的经验。”詹成志说,在改造过程中,既要抓紧抓实具体民生项目,又要着力建立区县政府、供电企业、小区业主沟通协调机制,保障移交、改造等工作顺利进行。2013年,我市将有56个弃管小区纳入改造。
“2014年改造计划编制目前也已经启动,我们将加强与供电企业与弃管小区所在区县政府的协调,在业主自愿移交的前提下,将业主改造意愿强烈、社会认同度高的弃管小区,优先纳入2014年改造计划。”詹成志介绍,初步计划2014年完成700个弃管小区的改造,2015年完成余下弃管小区改造。
詹成志介绍,全市弃管小区电力设施改造,不向居民收取任何费用,相关资金由市政府、所在区县政府和市电力公司共同筹集解决。通过改造,弃管小区中的总表用户,也将全部实现“一户一表”,居民不用再承担总表分摊产生的电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