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装修公司了解到,它的原型为丰盛古镇碉楼,原址位于重庆市巴南区丰盛古镇,因其特有的建筑内涵而列入两江影视城老建筑序列,按1:1比例于2016年12月仿建完成。
![](https://pic.zhuangyi.com/U_Image/2017/0208/e/20170208095030_1607.jpg)
防御土匪的重要建筑
明清时期,巴南丰盛场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商贸发达,是古代巴县旱码头之首。因其位于崇山峻岭的大槽谷中,地势平坦,是富商豪绅安居乐业的理想之地。
但丰盛周边山林茂密,而丰盛镇内又多富产豪绅,时逢乱世,自然是“绿林好汉”经常光顾之地。富商们出于对财富和自身安全的守卫需求,碉楼在特定的历史和地域环境下便成为这一古场镇重要的防御建筑。
古镇现保留的碉楼多建造于清代,条石为基,夯土版筑,一般为3-4层,最高的6层。四面开小窗,用于瞭望和射击,内有楼梯联系各层。遇到匪患时,碉楼内可储藏粮食,屯兵坚守达一两月。
长“耳朵”的碉楼此前从未发现
旧时,碉楼在匪患较多的川东地区很常见,但丰盛碉楼却有一个特点与他处不同:碉楼楼顶附近的对角上,各有一个对称的木制“耳朵”,像阳台一样伸了墙体。
这个耳朵由直径20厘米左右的原木作为底部支撑,以薄木板搭建成一个可容纳一到两人的空间,类似一个小阁楼,有门洞与碉楼内部相连。从远处看就像碉楼长出了耳朵,当地人因此称之为耳楼。
据专家考证,这种设计在重庆其他地区的碉楼上尚未发现。
这个奇特的建筑具有什么功能呢?据专家推测,“耳楼”的作用可能就类似于岗哨,是为了让碉楼内的人更好地观察敌情。
特制泥墙抵御枪炮攻击
近观碉楼,发现墙体都是由泥土垒成。在冷兵器时代当然能很好发挥抵御功能,但在近代,这种泥墙,又如何能抵御子弹炸药的攻击?这又是一个丰盛碉楼的有趣现象。
在将丰盛古镇碉楼原样复制到影视城时,专家一行曾亲自到丰盛镇实地考察。发现碉楼四面土墙上,如今仍能清晰地看到密布着的大小弹孔。但弹孔最深的也不过五厘米左右。相对于厚度超过50厘米的土墙,可见子弹的打击力度很有限。
重庆装修公司了解到,其他地方的碉楼多用石材垒成,丰盛为什么要用泥土建碉楼?专家考证认为,丰盛镇黄土资源丰富,建碉楼时就地取材。虽说是黄土筑墙,但并不简单,其中加入了糯米和石灰。这种土旧称“三合土”,历经上百年不会变质,甚至比水泥还坚硬。这就不难解释,为何这些土碉楼不仅能够抵御洋枪火炮,还能存世超过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