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房为何在渝遭遇尴尬?
两大软肋阻碍市场推广
三年过去,现实的推广情况与主管部门的预期相差甚远。尤其是近两年来,精装房销售频频遭遇“寒流”。今年4月举行的重庆春季房交会上,精装房仅成交65套,在房交会成交住房中占比4%。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房屋质量不高和缺乏个性,成为阻碍精装房推广的两大软肋。
市城乡建委的一项调研显示,对于精装房,市民最在乎三大问题——房屋价格、装修质量、售后服务;三个问题中业主对房屋质量的抱怨最为强烈。
“精装房比毛坯房出现的问题多。”渝州验房公司验房师透露,精装房的验收标准比毛坯房高,消费者往往不懂行。有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导致精装房品质粗糙。
精装房中最容易扯皮的是原材料部分。记者从市城乡建委了解到,与毛坯房相比,精装房意味着更多的质量控制节点和更复杂的工程管理体系。有开发商在精装房报批过程中,动起了“小脑筋”。他们将初装饰部分上报建设主管部门,而精装修部分则与业主私下签订合同,将装修外包给其他公司。如此一来,缺乏监管的精装房沦为家装房,装修材料和施工质量堪忧。
缺乏个性也使精装房被人诟病。重庆晟城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的调研数据显示,主城超过60%的购房者表示“愿意接受和购买精装成品房”,但因精装房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消费者“喜欢的多,下叉的少。”
据悉,我市精装房的客户群中,25至35岁的年轻人是主力。一些精装房开发商自认给业主提供的是前沿、流行的装修风格,业主却并不买账。网络调查显示,超过三成业主对精装房最不满意的地方在于“和邻居家装修基本一样”。
住宅精装修时代来临
业内人士介绍,重庆出现成大规模的精装房可追溯到2007年。2007年起,棕榈泉、富力、龙湖、恒大、万科等房地产开发商争相抢滩本土精装房市场。以富力地产为例,2008年,在全国楼市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公司以精装房为卖点,以一年16亿元的销售成绩成为重庆外来房企销售冠军。
对于开发商和购房者来说,精装房是个双赢的选择。一方面,精装房让开发商的楼盘卖得起价,是企业高品质的象征。宗申天润地产营销总监沈殿连表示,房地产从规模化开发到精细化开发是大势所趋,精装房已成为房企的重要选择之一。
另一方面,精装房不仅为消费者解决了二次装修的污染问题,还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人力。市民张建认为,与其煞费苦心地去做一名蹩脚的“装修专家”,不如开开心心地搬进由开发商装修好的房屋。“精装房拎包入住,让我过上时尚、舒心的幸福生活。”
“住宅精装修时代已经来临。”这位业内人士介绍,美国、日本等地,住宅市场中精装房的比例超过80%。在北京,精装修住宅占商品房销售量的45%,上海占55%,广州、深圳超过7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测算显示,统一装修比个人装修在耗材方面节省20%以上。因为精装房深具节能减排潜力,加上市场前景不错,市城乡建委2011年提出,2012年力争成品住宅(俗称“精装房”)占全市新建住宅的比例达30%;2015年,达50%。
建筑产业化助力精装房
既然精装房推广吃力不讨好,重庆需不需要精装房?
“精装房是住宅产业化成熟的一个标志。”业内人士认为,发达国家的房地产成功经验表明,仅完成建筑设计、施工的商品房,就像一件产品、一台机器的半成品,是不能到达销售终端的,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大势决定了作为非完整商品的毛坯房终将被精装房取代。
“我市正推进住宅产业化,成品住宅将是重要内容。”市城乡建委人士介绍,重庆发展精装房有四大优势:一是与自主装修相比,精装房装修价格优势明显;二是我市大力建设的公租房将成为精装房的有力载体;三是重庆自2005年起开始推广精装房,积累了较多经验;四是住宅产业化的标准化生产方式使得工程造价和装修质量得到控制,对购房者来说是福音。
据了解,市城乡建委已出台规定,要求开发商在报件时把初装饰和精装修资料一并上报,便于主管部门加强监管。
如何避免精装房成为“窝心房”?重庆装修网建议,精装房在设计时,不妨给房屋的个性发展留些余地,让购房者通过软装饰、家具或后期配饰营造个性化的居住空间。此外,精装房可走“私人订制”路线,业主在购房之初与开发商签订合同,开发商根据购房者的特殊需求进行装修。